詳情頁
渤海之濱揚遠帆——寫在四公司第二次黨代會勝利閉幕之際
來源:作者:郭穎喆 未聰聰發布時間:2021年07月01日閱讀量:
從黃浦江畔的一座燈塔而來,到渤海之濱的一粒光源點亮,到山南水北的簇簇微光閃爍,再到如今神州大地的光芒四射,四公司這顆乘潮汐而來的“珍珠”,逐漸在九河下梢閃爍出璀璨的光芒。
時代是瞬息萬變的戰場,發展是豪邁壯烈的戰歌。從“十三五”的快速發展到“十四五”的全面開局,過去四年,是四公司穩步跨過從小到大、接力跑過由弱到強的四年。過程中,四公司一路經風歷雨,不忘初心使命,在挑戰中革弊求新,在機遇中激流勇進,營業額從2017年的9.2億元攀升至29.4億元,營銷額從8.3億元躍升到2020年80.2億元,實現了經營發展的歷史性跨越,為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全面小康社會作出了積極貢獻,實屬萬分不易。
奮進前行的過往,承載著四公司全體領導干部職工無盡的責任與擔當,記錄著四公司一步步向上的鏗鏘足音。
營銷突破拓規模
大道行思,取則行遠。四年來,四公司積極應對嚴峻的市場形勢,心往一處想,智往一處謀,勁往一處使,牢牢掌握住市場主動權,堅持營銷“龍頭”地位不動搖,構建出營銷網絡更健全、主營區域更聚焦、專業結構更合理的營銷格局。
四年間,四公司逐步探索完善出一條適合自身的營銷管理體系,形成了四公司主要領導對經營開發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其他領導分區域負責的營銷工作領導責任體系。通過“走高層、結聯盟、造網絡、細耕耘”的方式,進一步深化各層關系,為推動營銷工作奠定了基礎。設立大企業市場開發部,持續深耕已有市場,不斷開拓新興市場,最大限度激發市場營銷潛力。營銷窗口建設得到加強,通過公開招聘引進的方式,補強了經營部工作人員,落實了營銷過程管控、區域分級管理、“一標一獎”等系列措施,確保新市場得到培育開發。落實了投標評審制度,按照集團公司投標評審要求,嚴格標前評審,嚴控“七類”高風險項目,做到“五個堅持”,從源頭上控制營銷質量。積極推行區域滾動發展經營戰略,不斷完善營銷網絡和布局,通過主動出擊、深耕細作,營銷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天津、石家莊等市場打贏了陣地戰,在鐵路市場打響了攻堅戰。在鞏固
原有市場的同時營銷工作向南發展,在浙江、廣東區域迅速成立了經營部。2019年,通過調整營銷工作思路,重新確立了“一主兩輔三突破”的發展思路,在營銷工作上勇創佳績,營銷業績屢創新高。
得益于各項舉措的高效落實,四公司立足京津冀,輻射全國多個省市,積極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全力搶抓機遇,奮力完成施工任務。以鐵路工程、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公路工程和市政公用工程為主打品牌,四公司中標并參建了以衢九鐵路、蒙華鐵路、鄭萬鐵路和京雄鐵路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國家鐵路重點工程。過程中,建設了以蒙華鐵路西峽隧道、峽河特大橋,鄭萬鐵路草堂隧道、朝陽隧道、壩上隧道,京雄鐵路固霸特大橋等為代表的一批國內知名的重點橋隧工程,有力展示了企業實力和形象。與此同時,承攬建設了北京國道109項目,天津地鐵10號線、4號線、津石高速公路,石家莊地鐵2號線,呼市地鐵1號線等項目,實現了四公司在北京鐵路局市場的首次突破,為北京、天津、石家莊、呼和浩特等大中城市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此基礎上,四公司積極開拓新領域、新市場,承建了寶坻區垃圾焚燒、河東區造紙廠、薊縣格調石溪花園等市政房建工程,填補了公司房建領域的空白;參與了新中國第一條高速G1(長春到四平段)的改擴建建設任務,并在生態治理工程,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民用建筑及設備安裝工程等領域取得了不俗成績;中標雄東片區A社區E1E2道路工程EPC總承包項目、月河三路市政道路項目,參建了濰煙鐵路項目,讓四公司進一步打開了雄安新區市場,并成功在山東市場開花結果。
在經營工作蒸蒸日上的同時,四公司資質升級取得重大進展,新增地基基礎工程、隧道工程、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環保工程、建筑裝修裝飾工程等九項專業承包資質,業務范圍愈發廣泛、專業能力愈發增強。
管理創新夯基礎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四年來,四公司勵精圖治、強基固本,主動融入國家戰略,深度參與京津冀一體化等建設,始終堅持改革先行原則,全面落實股份公司、集團公司加強三級公司建設的決策部署,持續擴大區域化項目管理成果應用,切實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企業綜合實力。
四年間,四公司始終擰緊管理“發條”,積極推進“三項制度”改革、機關機構改革等,全面優化部室結構,積極推進“大部制”和“一站式”服務,配合集團公司順利完成原北方公司優化重組,建立起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深入落實精細化管理、集約化管理、系統管理提升活動等,成立企管會,強力推進四公司《基層項目業務紅線管理規定》的執行,切實提升了企業各項工作管理水平。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持續推進“管”“監”責任落實,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建設,推進“2468”管理要點實施,積極開展“安全月”“質量月”等活動,連續多年實現了“安全年”。健全了“雙清”工作機制、經濟活動分析管理機制,強化了資金集中管理機制、稅費管理能力,推進了財務監督與風險防控工作,僅2019年和2020年,便分別取得增值稅留底退稅4,947萬元、1,635萬元,有效解決了留底資金占用問題。同時,宏觀成本與微觀成本統籌力度有效加強,管理精度、力度與深度整體提升,“兩預控一策劃一調整”“三項指標”考核、變更索賠“五定”預控等舉措有效落地且顯現良好效果,不斷強化了降本增效能力。
四年間,四公司持續加大創新力度。開展管理創新,設立一個“工作站”兩個“中心”三個“事業部”等機構,加強對企業實體單位的政策和資金支撐,提升企業創效能力。依托沈陽和天津濱海新區,積極探索了區域項目管理模式,實現了區域內成本、人員、物資設備、勞務隊伍一體化,通過集約化的“大部室”模式,精簡了項目層面部門數量,充分釋放了片區內項目富余管理人員,減輕了區域內項目管理壓力,為項目管理打開了“新的大門”。深化技術創新,持續優化了技術管理流程,完善了技術管理體系,加強了技術創新力度,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工作取得新突破,獲得天津市高新技術企業、企業技術中心雙認定,斬獲股份公司、集團公司科技進步獎6項,省部級等各級工法7項,專利48項,BIM技術獲獎20項。推進制度創新,對規章制度重新進行梳理,通過合并壓縮,將原有的238項規章制度,精簡到166項,將74項業務模塊的流程優化壓縮在72小時以內。同時,對各個業務系統的責任分工進行全面梳理,通過編制業務管理清單和責任矩陣,進一步明確任務、壓實責任,有效解決了公司責權不清、履職不力的問題。強化人才管理創新,深入推進“學習年”“三學兩取”“五個一”學習等為重點的全員性職工能力素質提升活動,搭建職工學習交流的平臺,人力資源的儲備優勢逐步轉化為了生產和管理優勢。
在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面對無數困難和挑戰,四公司全體干部職工想在前、走在前,勠力改革創新,發揚“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先后斬獲了國家優質工程、遼寧省建設工程優質結構獎、中國中鐵杯、股份公司安全標準工地、沈陽市建筑施工現場文明施工“新貌杯”、沈陽市施
工安全生產標準化工地、呼和浩特市“安裝之星”工程質量獎等榮譽稱號,有效弘揚了企業精神,樹牢了企業形象。
黨建引領聚合力
黨建領航,協調發展。四年來,四公司黨委始終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堅持黨的領導,團結廣大干部職工,與時代同行、為目標奮斗。
四年來,四公司黨委旗幟鮮明、導向如一,認真落實全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會議精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充分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重要作用。堅持把黨建工作總體要求納入公司章程,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認真落實“三重一大”集體決策,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企業得到貫徹執行。堅持用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武裝頭腦,落實黨委會“第一議題”機制,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繼承與創新,嚴格落實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黨內監督條例、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及黨建工作責任制,廣泛開展并指導項目黨組織開展創先爭優、重點工程黨旗紅、示范黨支部創建等活動,嚴格落實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一辦法兩意見”,大力探索“黨建+”工作模式,編制下發了項目黨建工作資料模板,承辦了集團公司黨委“七一”黨建工作
現場會,籌備了中國中鐵黨委“三基建設”現場會,兩個項目部黨組織被命名為集團公司“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示范黨支部”,黨的領導全面加強。
四年來,四公司黨委與時俱進、信念如一,大力弘揚“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以文化建設企業、以品牌塑造企業,打造了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品牌。積極推行“456”職工思想動態分析制度,并以此自制了微電影《有事?沒事!》,并在集團公司黨建微電影大賽中獲獎;組織拍攝了《我和我的祖國》MV,獻禮建國70周年;推出了《智能建造為智能高鐵續航》等一批有影響力的長篇通訊,累計在中央傳統媒體刊稿300余篇,意識形態工作牢牢把握在手中。從落實股份公司“開路先鋒”文化理念和上海局企業文化理念入手,努力推動文化融合,積極開展企地共建和區域文化聯建;以“工地之星”“十大優秀員工”為載體,選樹優秀職工,宣傳典型事跡,凝聚了職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和歸屬感。開展了扶貧助困、志愿服務、雨季搶險、愛心捐贈等活動,為脫貧攻堅付出了應有努力;2021年初,組織9個項目170余名職民工馳援石家莊黃莊和長春市公主嶺新冠集中隔離點建設,并提前完成建設任務,贏得各級組織的高度贊揚,展現了央企責任和擔當,為阻擊疫情做出了積極貢獻。
四年來,四公司黨委強企富工、初心如一,堅持“黨建帶工建、帶團建”,把貫徹黨的依靠方針與發揮群眾優勢有機結合。兩級工會組織持續開展冬送溫暖、夏送清涼、日常送關懷、困難職工精準幫扶、領導人員結對幫扶等活動,計發放慰問金441.98萬元,慰問職民工6.5萬余人次,“職工小家”建設日益壯大累。兩級工會、共青團組織積極融入中心工作,緊密圍繞企業發展,大力開展勞動競賽、群眾安全生產監督、“青字號”品牌創建、導師帶徒、技能競賽等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工作,在企業改革發展、效益提升當中貢獻了積極力量。
“九河下梢,渤海之濱。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砥礪奮進,不忘初心。緣起景德,通達衢九。躬耕南陽,逐鹿蒙華。問道三峽,筑夢鄭萬。燕南趙北,名動雄安。創業何易,興企何難?!边@首鐫刻在四公司史冊上的詩歌,記錄著四公司明亮的過去,也照耀著四公司光輝的未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