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nt id="l2p9w"></font>
        1. <font id="l2p9w"></font>
            1. <strong id="l2p9w"><noscript id="l2p9w"><del id="l2p9w"></del></noscript></strong>
                當前位置:首頁?>?人力資源?>?詳情頁
                詳情頁

                明星項目經理:柳江上的“筑夢人”——記集團公司2018年度“明星項目經理”劉明友

                來源:作者:范燕賓 溫柏杰發布時間:2019年05月05日閱讀量:

                打印

                  說起劉明友,給人的印象是中等偏瘦的身材,國字臉上戴著一副略顯老派的眼鏡。目光堅定、步履從容的他,平日里較少說話,只有橋梁建設才是打開他話匣子的唯一“鑰匙”。自2004年起,劉明友先后參與了柳州三門江大橋、靜蘭大橋、雙擁大橋、白沙大橋、鳳凰嶺大橋(在建)等5座大橋的建設任務,憑借著對橋梁工程建設的一腔熱血,他勇敢挑戰了一個又一個的“不可能”。
                  
                  “張飛穿針”,完成首次“大考”
                  2004年11月,劉明友從青藏鐵路工程15標調任柳州三門江大橋項目,擔任工程部副部長兼結構工程師。三門江大橋是當時國內跨度最大,橋面矮塔斜拉橋。由于大橋工期僅有588天,劉明友第一時間投入工作,按照自下而上的結構內在邏輯設計施工路線,抓住了橋梁主體工程這個核心,充分考慮了施工區域地貌及水文情況,對大橋樁基、墩身、支架、現澆梁的施工順序進行了縝密思考,僅用不足一個月的時間便交出了一套完整的結構施工方案。得益于前期基礎扎實,大橋的建設過程平穩順利。2005年10月,劉明友交出了他的首份“造橋答卷”。
                  
                  2006年9月,劉明友第二次來到柳州,擔任柳州靜蘭大橋項目總工程師?!皶r隔1年再次接到造橋重任,不變的是負責技術工作,變化的是肩膀上的擔子更重了?!眲⒚饔训诙翁ど狭輹r感慨道。按照設計要求,靜蘭大橋拆除必須把原有橋面、橋拱拆掉,再在原有支撐力下擴寬橋面,把拱形橋改建成斜拉橋,施工難度相比建設一座新橋只高不低,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發生“多米諾骨牌”式的倒塌。
                  
                  項目開工后,劉明友帶領技術團隊認真梳理大橋改造的每個環節,2007年2月,大橋建設正式進入攻堅階段,需要著手準備橋西面下游外側拱肋整體拆除任務。為了讓大家對這次任務有一個具體的認識,劉明友想到了他非常喜歡的“拆積木”游戲,通過形象的比喻,很快便帶領技術團隊展開了專題研究。由于橋的拱肋之間水平跨度為94.3米,拆除過程中若內力突然釋放,將產生較大的彈性振動導致原穩定的結構體系被破壞。即便拆除過程順利,但是否整體拆除成功還要在上游部分拆除時才能見分曉。為了確保施工過程萬無一失,劉明友積極“借智借腦”,專門邀請四川交通公路勘測設計研究院、鐵一院監理有限公司等多方專家到場“會診”,經過反復驗證以及兩次預演之后,才正式開始實施。
                  
                  4月18日當天,拆除所需的兩臺合計吊重100余噸的龍門吊早已準備就緒。此時的劉明友即便胸有成竹,卻仍然手心捻著一把汗。當日16時45分,大橋下游部分第一個拱肋整體切割正式開始,足足用了3個小時,60噸重的拱圈方才被緩緩吊至河岸邊。從首個結構物拆除到最后一塊結構物落地,整整兩個月的拆除周期,劉明友帶領著技術團隊平穩順利的完成了這項堪比“張飛穿針”的挑戰。
                  
                  有的放矢,破除關鍵阻礙
                  2008年底,剛拭去首次挑戰極限留下的汗水,劉明友又迎來了國內首座、世界最大跨度單主纜斜吊桿地錨式懸索橋——柳州雙擁大橋的建設任務。
                  
                  柳州雙擁大橋總長1937米,主跨430米一跨過江,主塔為A型三維變截面鋼箱結構,高達105米。在拿到施工送審稿時,劉明友想到自己在踏勘現場時看到那些支離破碎的溶蝕地質,腦海里浮現出了一系列難度高的施工場景:大型深基礎、巖溶地質壓漿止水、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大節段吊裝。不論是哪一個環節,只要放松一絲警惕,都夠他 “喝一壺”,一時間,項目施工陷入僵局。經過一番思索,劉明友決定打破常規的“等圖施工”操作方式,按照“在設計時優化、在預算上細化、在施工時嚴謹”的施工思路,將準備工作做在最前,做到“先聲奪人”。
                  
                  由于雙擁大橋深基坑分為上下兩部分,頂口直徑108米,底部直徑61米,同時,施工區域距柳江僅有100米,且毗鄰鐵路運營線,地下溶洞呈串珠狀相連,施工時極易發生邊坡坍塌、涌水、危及列車運行等高風險事故,經過綜合考慮,劉明友決定將深基坑施工作為第一個突破口,通過與設計單位溝通,實現施工與設計聯動,對基坑支護進行動態化設計。將原本設計的矩形錨碇變為圓形,有效確保了邊坡穩定與結構受力符合現場實際,實現了噴錨與支護樁融合、逆作拱墻與止水帷幕融合的支護體系,為大方量土方快速開挖創造了可能,打響大橋建設“第一槍”。
                  
                  2010年3月,項目部正在積極準備南岸索塔吊裝支架搭設這一關鍵工作。一天晚上8點,劉明友在現場巡查時無意中聽到工人們在討論:“這幾天活干得少,錢也沒怎么掙?!?,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劉明友當即找出了近一周的現場報告,對現場工期滯后原因進行了分析,并第一時間將此事對后序索塔吊裝和鋼箱梁頂推造成的影響對項目主要領導進行了解釋。當晚,項目部便組織相關人員疏理施工順序以及物資機械配置方案。自此之后,劉明友每天堅持召開現場碰頭會,及時聽取班組意見,協調解決各類問題。6月18日早晨6點,劉明友親自下達了南塔首次吊裝指令,向建設最難點發起沖擊。
                  
                  在劉明友和項目部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雙擁大橋不僅成為2013年度廣西壯族自治區唯一獲得“魯班獎”的交通基礎設施工程,同時還斬獲了詹天佑獎、國家AAA級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等多項榮譽。項目部提煉總結的《大跨度單主纜寬幅懸索橋施工技術研究》也獲得多項行業大獎,填補了國內相關橋梁建設領域的空白。
                  
                  獨當一面,迎來“化繭成蝶”
                  2015年8月,劉明友離開黔張常鐵路,第三次奔赴柳州迎接挑戰,被委任為柳州白沙大橋項目常務副經理。白沙大橋為“空間異形扭曲反對稱斜拉橋”,建設規模為世界上同結構類型橋梁中最大的一座。劉明友明白,要干好這樣一座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橋,全方位、多角度的管理是他前進路上必經的挑戰。
                  
                  如何使復雜的管理問題簡單高效?經過細致思考,劉明友決定從他擅長的技術角度入手,將技術管理融入項目管理中。由于白沙大橋施工周期共跨越三個洪水期,可用工期短,且集中在春節前后的旱季。對此,他緊緊抓住關鍵線路,在施工組織上采取“游擊戰”的策略,將頂推支墩與主塔支架混凝土鋼管樁和新增的深水巖石基坑等作業在柳江平峰期按計劃穩步推進。并在汛期見縫插針實施基坑整平、焊接平臺、主塔基礎作業及岸上引道施工。
                  
                  “白沙大橋在建設過程共有‘兩重四難’6大關鍵點。我們的技術團隊針對每項重難點均編制了專項施工方案,提煉出50項具體措施?!眲⒚饔炎院赖卣劦酱髽虻募夹g研究。白沙大橋的主塔為空間異形結構,仿佛將兩根筆直的鋼塔在106米的空中擰成一個“麻花”,使得建設難度呈幾何倍數提升。劉明友專門引進了midas civil和Ansys等軟件,建立了鋼主塔有限元模型,對主塔吊裝工程進行了全程模擬,并采用BIM技術建立鋼塔模型,依據擬合塔軸線精確計算安裝定位坐標。他還帶領技術團隊設計了能夠滿足主塔高度、異形結構、線性、穩定性要求的整體桁架,通過將桁架和立柱模塊化設計,實現場快速安裝和現場安裝無焊接作業及各構件的循環利用,創下了項目綠色施工的經典案例。
                  
                  2016年6月13日,柳州迎來了百年一遇的洪水,洶涌的江水如猛獸般襲來,項目部隨時可能被吞沒。但如果這時候采取緊急避險措施,那么項目部前期的努力都將付諸東流。左右為難之時,劉明友決定與洪水“賽跑”。
                  
                  深夜2點,漆黑的施工現場人聲鼎沸,雖然搶險工作已經持續了十多個小時,但每名參加搶險依然精神充沛,相互配合進行著各自的任務。經過連續24小時的奮戰,項目部成功“跑贏”了洪水,挽救經濟損失上百萬元。
                  
                  2018年9月28日,柳州市政府在白沙大橋通車之際舉辦了柳州市重點工程集中開竣工儀式,市長吳煒將白沙大橋稱作“柳州之門”,在成千上萬的柳州市民的共同觀禮下,“中鐵上海局”成為了柳州市家喻戶曉的明星企業。
                  
                  14年的時間,劉明友從一名普通技術骨干逐漸成長為五公司副總經理,用青春和汗水一路追逐著他的夢想,在無數榮譽和贊譽面前,劉明友謙虛地說:一切輝煌與榮譽只代表過去,只有不忘初心,才能一路踏歌前行!

                分享:

                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滬ICP備11011808號-1

                地址:上海市寶山區富聯路777號???電話:021-80277977???郵編:201906

                一级A片免费区
              1. <font id="l2p9w"></font>
                    1. <font id="l2p9w"></font>
                        1. <strong id="l2p9w"><noscript id="l2p9w"><del id="l2p9w"></del></noscript></strong>